第5课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如果以时间为纵轴,地域为横轴,构成一幅中国历史的坐标,那么《狱中杂记》之事,不过是已被标明的一个点而已。但这么一个小小的点,却暴露了整个封建王朝的黑暗与罪恶。
而《陶庵梦忆序》杂叙历见,忧愤于家国破亡,则是记录更替之际没落士子心路历程的一个奇点。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散文家,其小品文成就尤为突出。
《陶庵梦忆序》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作者出身于官宦世家,前半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后“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甚至到了“不能举火”的地步。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乡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这篇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