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2.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 九品中正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等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