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认识“三民主义”。
2、 过程与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2概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酝酿到高潮的过程。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作为封建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说明了什么?
1.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l 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 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的政府企图用 来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使阶级矛盾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