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安徽文综•17)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
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D
2.(2013•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
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D
3.(2013•重庆文综•9)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