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
1. “……七月亨(同烹)蔡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lu)。禾麻菽麦。”《诗经》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A.统治者重视农业 B.人们农业劳作应勿忘农时
C.俗称的五谷在西周时期已有明确记载 D.奴隶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辛
2.下图是西汉手工业分布图,该图反映了
A.黄河流域手工业水平高于长江流域
B.盐铁业长江流域水平较高
C.纺织业分布较广
D.工业分布集中于交通要道
3.《魏书·崔浩传》记载了崔浩的这样一段言论,浩曰:“古人有言,夫灾异之生, 由人而起,人无衅焉,妖不自作。故人失于下则变见于上,天事恒象,百代不易。《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彗孛者,恶气之所生。”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 C.封建迷信思想 D.君主专制理论
4. “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 B.乐舞 C.元杂剧 D.京剧
5.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6.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