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人 成立 审题人 张卓鸿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写照。 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除耕
C 男耕女织 D 铁犁牛耕
2.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3.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坐落在聊城城区云和县,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于1743年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是“祭神灵”(关公)联桑梓(故乡)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关信息有①当时聊城区位优势明显②晋商注重乡谊联络③晋商崇尚诚信和忠义④晋商汇兑、存款放款场所奢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