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试(语文)
试卷说明: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分Ⅰ、Ⅱ两卷。卷Ⅰ分甲、乙两部分,甲为必考题,乙为选考题,请认真阅读试题后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时尚,“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实际上,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
墨刑又称“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