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精编word版】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6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18 15:05:3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2,4,6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2,4,6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3.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秦朝郡县制示意图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5.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6.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他所指的朝代是
A.汉朝                                C.唐朝
C.宋朝                                D.明朝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