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年8月29日,在纪念某事件周年纪念日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这份条约”指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时期。
答案 A
2.(2013·山东日照模拟)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答案 A
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落伍。我们的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这从根 本上反映了 ( )。
A.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距
B.君主国与共和国的差距
C.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差距
D.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差距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关键词“根本”。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是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的较量,其结局说明落后的农业国不能战胜先进的工业国,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是根本性问题。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