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2、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如果在一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发现九个鼎,你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鼎已经不再作为权力的象征了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发达
3、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4、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非常民主
C.唐中宗时期皇权不再独尊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5、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行省 D.宣政院
6、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7、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胡惟庸的专权 B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明朝统治
C丞相制度阻碍了明朝社会发展 D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8、“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成员职位较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