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解析 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信息:带“贝”的文字大都与商业有关,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答案 D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人发展概况。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从材料信息看,商人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故A项正确;“会馆”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错误:中国古代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C错误;“海禁政策”实行于明清时期,故D错误。
答案 A
3.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解析 本题易错选B,原因在于没有理解市场与城市的关系。B说法错误,可排除。A错在“没有……必要”,可排除;D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政府规定只有州治、县治的地方才能设市,对地域作了明显限定,这说明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