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化学学案
高中化学编辑
2014人教化学必修1【目标导学】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89 K
    上传用户rongerkl
  • 更新时间2013/10/14 14:33:2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课时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活动与探究1
试分析下列四句话的正误:
①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②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③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④摩尔是既能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数量,又能表示物质的质量具有双重意义的单位。
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质量”,否则就改变了原有的意义。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作为计量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为摩,用mol表示。如同“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3.规定1 mol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目约为6.02×1023
4.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能使用名称。如:1 mol H表示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O2表示氧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可以表示不同的微观粒子,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到目前为止无法直接称量的物质,不能描述宏观物质,不能说“1 mol铁钉”“1 mol汽车”。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