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解析版】山西太原五中12-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5月)高三试题解析(语文)图片悬浮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高考模拟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34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11/5 20:54: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老生常谈,但不断发展的现实又使这一话题常谈常新。我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已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就要说到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源于“库兹涅茨曲线”,后者是由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说的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即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随着经济增长呈先加大后减小的倒U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等经济学家把库兹涅茨曲线的思想应用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当中,于1995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根据这一假说,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既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又带来更多的污染排放,因而对环境质量产生负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通过清洁能源以及新技术的使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对环境质量产生正的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一般说来,在大规模工业化阶段,规模效应超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恶化;在后工业化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归结起来,这三类效应共同决定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不难理解。现在的问题是,这一规律是否完全适合于我国?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从现实情况看,至少在东部城市,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大力控制和治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初步得到控制,或者有所改善。或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正在到来。
然而又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很不平衡。就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来讲,东部很多地区已经完成大规模工业化,进入上中等收入的现代化和服务业大发展时期,而中西部很多地区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甚至工业化前期。这就使大规模资源开发、大规模投资上项目、大规模污染排放仍然难以完全避免。这些地区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东部,盖缘于此。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等负效应也会不断显现。这些地区肯定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到来之前。
综合起来看,就东部地区而言,我国发展正在接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而就全国情况看,还不能这样说。因此,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仍然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决不可有丝毫松懈。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8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等经济学家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假说。
B.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即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随着经济增长呈先加大后减小的倒U形这一理论,来解释环境问题。
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指出,对环境质量产生负的规模效应的原因是经济增长一面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一面带来更多的污染排放。
D.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呈现出的倒U形曲线关系表明,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