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8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18 9:55: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是周武王
A.维护宗法制的需要                      B.笼络开国功臣的需要
C.学习先圣王的需要                       D.安抚先代贵族的需要
2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
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3.《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4.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5.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6.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 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