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无答案)Word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3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6 16:44: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3.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     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④改变了学在官府局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6.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 )
①有利于加强君权               ②包含了儒学的“仁政”思想  
③使儒学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④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