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
张涛甫
微博语境下的大众文学批评,大大突破了专业文学批评的狭隘视野,它突然间把文学拖向无限广阔的“公海”里。在微博世界里,专业话语不再是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也不再是精英圈子研习文学的身份符号,而是被另外一套新的话语体系置换了。我们知道,专业语言以深刻、严肃、严谨、系统、专业著称,只有少数专业精英才能胜任。但是,专业语言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注定是小众化的,不能与公众对话。专业文学批评的载体通常是专业性刊物,而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则是微博。微博,这一新兴载体在技术上不允许长篇大论,在微博里交流,你不能阳春白雪,故作高深。在140字的表达空间里,长篇大论或故作高深是没有市场的。要求作者放下身段,与阅览者平等交流。在微博世界,个人化的批评成为恒河之沙,一个人的言论要想获得“围观”,必须看他的言论:是不是足够的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吸引多数人的眼球。正如微博写手“大仙”所言,“在微博里是拼短语、拼新词、拼反应、拼杀伤、拼不说人话”。路金波也认为,140字数限制,逼迫作家锤炼语言。去掉那些惯性的形容词副词,使文字更多动词,更简洁、干净、有力。而过去的网络创作,常常因为肆意而无节制,把作家的语言弄坏了。微博语言要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讲究一箭封喉,“寸铁杀人”。140字的“繁星体”批评“小令”,逼着表达者的下手功夫。在微博上,思想、理论、逻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