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3.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 )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5.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