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政权。
3.内容:
(1)农业: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工业方面解除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
(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