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 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对古代灌溉工具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翻车 ②筒车 ③风力水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最高水平的是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5.“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一艘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已从该船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铜、瓷等器物6000多件。以下所列出的文物你认为不可能属于由该船打捞出来的是( )
A.白瓷碗 B.铜钱 C.青花瓷盆 D.青瓷壶
6.“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
A 商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7.山西太原“王家大院”被专家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破坏生态环境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8.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