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精品发布】甘肃省兰州市2014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高考模拟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56 K
    上传用户青峰弦月
  • 更新时间2014/3/19 10:46:0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场全面变动,“士”在这一大变动中也取得新的地位。战国“游士”经过汉代三、四百年的发展已变为“士大夫”,他们定居各地,和亲戚、族人发生了密切关系。2世纪中叶以下,“士”的社会势力更大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自觉为社会精英,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由于“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也开始分化。一方面是上下层的分化,门第制度由此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地域分化,成为士人结党的一个主要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士的个体自觉,这是一个普遍的新风气,超越于群体分化之外。个体自觉即发现自己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并且充分发挥个性,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个体自觉在思想上转向老、庄的同时,还扩张到精神领域的一切方面,文学、音乐、山水欣赏都成了内心自由的投射对象。甚至书法上行书与草书的流行也可以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个体自觉解放了“士”的个性,使他们不肯压抑自发的情感,遵守不合情理的世俗规范。这是周、孔“名教”受到老、庄“自然”挑战的精神根源。不但“士”的思想已激进化,“士”的行为也突破了儒家的礼法。儿子“常呼其父字”,妻子呼夫为“卿”,已成相当普遍的“士风”。男女交游也大为解放,朋友来访,可以“入室视妻,促膝狭坐”,这些行动在中国史上真可谓空前绝后。但西晋的束皙反而认为“妇皆卿夫,子呼父字”正是一个理想社会的特征。当时的“士”阶层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动,由此可见。

    以这一变动为背景,可重新解释从汉末到南北朝的思想发展。“名教”与“自然”的争论是汉末至南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