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
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是下面的
A B C D
3.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5.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