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冲刺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热点预测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6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4/26 9:16:0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正误判断:关于下面的知识要点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是指苏俄这一时期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措施是余粮收集制(  )

3.之所以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由于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按需分配(  )

4.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

5.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主要是由于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

6.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而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  )

7.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都从根本上触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9.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

10.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的实质都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错误追踪:下面题目中有两个答案是错误的,请指出、改正。

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骼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什么?

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经济剥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