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复习方略】2015届地理(湘教)-27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解题技巧+双基达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湘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1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9/30 15:28: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十七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013·全国卷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河北北部及其附近地区。第(1)从图中看出,M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沉积物提供了沙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流水量不稳定,枯水季节沉积物露出水面变成干燥的沙源。第(2)该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位于河谷交汇地区,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第(3)选择一种观点,关键是论据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