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讲 中国的地理分区
(2013·四川文综卷)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甲和图乙,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图甲: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图乙:该区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增加的百分率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第(2)题,西部平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降雪量较常年偏多,积雪量大,地势平坦,春季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易造成洪涝灾害。第(3)题,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春季气温低,春播会推迟,生长期也会缩短,影响农业生产。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少,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 (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 ℃以上。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