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讲 自然灾害的损失与预防
(2013·全国卷新课标Ⅱ)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解析: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无霜期相对较短,抢农时非常重要,低温导致春播推迟,势必缩短农作物生长时间,影响农作物产量,同时农产品的质量也会降低。
答案: 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了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2012·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是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受夏季风活动规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为梅雨季节,此时流域内降水强度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产生洪涝灾害。第(2)题,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因此上游防洪应侧重于水土保持、修建水库等,而下游是洪涝的主要危害区,围湖造田等也会加剧洪涝,因此,应实施退耕还湖、修建分洪滞洪区等措施。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