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讲 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2013·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植被所处位置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不同。甲地位于山地陡坡处,此处森林的功能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靠近沿海,海风大,且华北地区风沙危害较重,因而森林的功能主要是防风固沙;丙处灌木位于海边的沙滩上,且该海岸为沙质海岸,因而其功能是固沙阻浪。第(2)题,开垦荒草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2012·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等。第(2)题,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以风力为主。第(3)、(4)题,不同的地区建设的防护林类型不同,其作用和建设条件也不同。
答案: (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