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4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0/17 16:45: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历史上的“中原”应位于其中的
       A.函谷关以东                                B.崤山以西
       C.山东、山西                               D.整个黄河流域
【答案】D
考察古代中国的经济。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不同。古人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称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中、河西和巴蜀)、关东之称。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山东在古代又被称为中原。故应选D。
2、《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这一诗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公有制瓦解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含义:滚滚的乌云布天上,春雨落得刷刷响。好雨落到公田里,同时也落到私人田地。然后注意材料中关键的提示“遂及我私”,指的是私田的出现,使井田制遭到破坏。以应选D。
3、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这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C.官府对杭州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