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3.2.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69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10/17 17:27: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分析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经历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2.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典型。

例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分析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