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建国后我国对农村土地政策不断调整,从实质上看是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C项符合题意。其原因是农业、农民的重要性,目的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排除A、D两项;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属于“给农民土地”,排除B项。所以选C项。
2.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为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 )
A.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C.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
D.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中的信息,斯大林强调重工业的作用,为此,中苏两国都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
3.(2014·新课标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