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3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10 15:23: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史籍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
B.“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展
C.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
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3.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B.强调法律实施中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