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D
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道家主张无为而知,顺其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符合“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利用权术来驾驭大臣,“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干中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符合。儒家主张仁者爱也等等这与题干中的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符合,故选D。
2、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儒家全面实现“在位、谋政”的理想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D
考点: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称为了统治思想,全面实现了“在位、谋政”的理想,故选D。
3、终孔子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为新兴的地主阶级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他的学说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答案】C
考点:百家争鸣。一种思想能否被重视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A选项说法本身不正确,“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庄子的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说法也错误,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这种政治上的不得意,才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4、2001年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名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孟子》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语。这里的“仁者爱人”,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争取民心 B.每个人都应理解和体贴他人
C.人与人之间不分等级差别,相互友爱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