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2. 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
A.小刘: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B.小张: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C.小汪: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D.小徐: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3.观察右图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B.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C.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D.“讲经”主要是讲儒学《四书》 汉画像石“讲经图”
4. 有首歌颂中国某著名高校的诗云:“横空出世非一般,继往开来济世艰,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日整坤乾。”据此推断是哪所高校:( )
A.陕西师大 B.上海大学 C.南京大学 D.北京大学
5.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因为他( )
A.鞭挞理学的道德观念 B.否定儒家思想 C.否定孔孟学说 D.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异质”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政体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D.蕴含了近代 “民主、法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