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20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22 20:57: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 2009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材料反映的是君子的形象,分析选项,C项的含义与此理念相吻合。故应选C。
2.“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君权神授”理论
【答案】B
考点:汉代儒学。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论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
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政治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依据所学可知,A明显错误;B与题意无关;C项符合题意,思想的统一是实现政治上统一的前提,百家争鸣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西汉在秦朝确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而“独尊儒术”是加强的政策之一;D只是表象。所以应选C。
4.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