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4.“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谏官的职责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 D.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监察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宰相的建议听取不听取在于皇帝,谏官的意见听不听在于宰相,皇帝的得道失道则要听取谏官的。三者之间相互制衡,谏言才能起到作用。谏官,是用来约束皇帝言行的,不是用来约束宰相的。A、B、D项均与材料不符,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
【题文】25.“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稍有变动而已。”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秦朝分封制、宋朝宗法制 B.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
C.秦汉郡县制、宋朝行省制 D.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
【知识点】A1 A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两次大变动分别是秦汉时期的变动和隋唐宋时期的变动,秦汉时期主要是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唐朝则是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二者在后世都得到了发展。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
【题文】26.拿破仑1807年在致其兄弟杰罗姆的信中写道:“我在信中附上了为你的公国制定的宪法。你必须忠诚地执行。……《拿破仑法典》中的优点……将成为你的政体中的主要特点。为了扩张以及稳固你的统治,我更依赖它们的成效,而不是依赖军事胜利。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政策。”与这种“政策”精神实质最接近的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法律至上 D.自由平等
【知识点】P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拿破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