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吉林省临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53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22 22:45: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C.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间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4.“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
A.朱熹 B.程颢 C.王夫之 D.王阳明
5.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6.在宋代新儒学的思想家们看来,父权之“理”与山峦之“理”在哲学本体(生命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