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法家学派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C.“无为而治”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老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荀子的“君舟民水”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5.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其根源在于
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
6.“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C.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D.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