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6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22 23:04: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祖完毕撤除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诗。孔子说:《雍》诗唱的是“诸侯助祭,天子端庄而美貌”,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的庙堂里呢?这里反映的孔子思想是
A.选用贤能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为政以德
2.“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该材料反映的思想其所属的学派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3.董仲舒认为“王者必须独尊孔氏,而罢黜百家,灭息邪辟之说。”下列对于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禁锢了个人思想的自由发展
C.“罢黜百家”对其他学派的发展不利 D.儒学成为中国文化唯一思想
4.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请问这与哪一思想家的观点最接近?
A. 朱熹 B. 顾炎武 C. 陆九渊 D. 李贽
5.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6.李贽曾经提出“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个性解放, B.思想自由 C.人人平等 D.人皆有私
7.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认为:“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法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劲’。”下列作品最可能被选中的是

A B C D
8.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庆历中,有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