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山东省通常被称为“齐鲁 大地”,这渊源于( )
A.商代曾在此建都
B.西周分封的齐鲁两国统治中心都在山东省
C.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齐鲁两国的封地完全一致
D.商代曾经在山东省建立齐鲁两个诸 侯国
3.“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
5.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 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C.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6.以下制度与“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观点相一致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
7.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来源:学科网]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8.《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
(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