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08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23 9:27: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孔子思想主张。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迁移能力,解题时紧扣“孔子思想精华内容”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积极的思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①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②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别人,体现了孔子的处事原则,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部分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因此均符合题意,而④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即克己复礼的思想,属于糟粕,排除。故选A。
2.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 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答案】D
考点:董仲舒仁政思想。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使国家上下相安的办法是“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由此可以看出其主张减少贫富差距以保障国家稳定。故选D。A项中的“平均分配”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中的“消除等级制度”未体现;C项与材料不符。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表现在
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
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