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解析】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68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5/1/8 7:27: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初步发展时期。下列历史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该时期儒家思想核心的是(  )
A.墨守成规 B.当仁不让 C.鼓盆而歌 D.程门立雪
【答案】B
 考点:百家争鸣。A项“墨守成规”来源于战国时期墨子利用计谋劝退楚军攻打宋国的故事,后指思想保守,不符合题意。“当仁不让”出自《论语》,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即使是老师,也不能同他谦让,故正确答案为B项;C项“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程门立雪”指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拜会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喻指尊敬师长,排除。
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答案】D 
考点:百家争鸣。从材料中“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法道,道法自然”“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可看出,儒家、法家、道家都认为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与此意相符的是D项。材料中观点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B、C两项对材料理解不准确。
3.“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