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考点:分封制的影响。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分封制度的作用,很多人都是以其封地为姓氏,所以答案选择B项。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封地、封国”无关,排除;郡县制和行省制是以地域为划分依据的,是无关项。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答案】B
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不立庶,即只有嫡子(正妻所生子女)才有继承权利,而庶子(正妻之外的其他妃子所生子女)则无继承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A C 两项原则与此不符,D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补充形式。
3.《汉书•百官公卿传》记载某一官职,“……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答案】B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三个标准,只有“太尉”这个官职适合这三个标准。“太尉”即是秦官,又是金印紫绶,更重要的是“太尉”是“掌武事”的。
4.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