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有“齐人”,“鲁人”,“楚人”的称谓,这种表述于下列哪种政治制度(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 )
A、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B、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 D.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户部
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5、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儿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太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这里的“常”是指( )
A、等级制度 B、嫡长子继承制 C、血缘关系 D、世袭制
6、《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8、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明清时期出现了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参知政事 D、设中书门下
9、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职责类似宰相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
10、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