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像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2.“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3.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C.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