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 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 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2.据《史记》记载, 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县制已显露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3.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沉吟 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宋代侯延庆:《退斋笔录》)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君权与相权良性互动 ②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 ④宋神宗具有良好的治国素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