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下图为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这一发现可以说明
A.春秋时期严格的等级制 B.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
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2.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 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 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答案】B
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3.《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