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242年,列国聘问盟会450次,鲁君朝周王仅3次,鲁大夫聘周仅4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A.分封制破坏 B.宗法制崩溃 C.郡县制形成 D.世官制瓦解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根据下列人物的思想特点,提出这一观点的应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老子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家的思想·庄子的思想
3.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明代,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依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代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使赋的创作走向全身;唐诗的繁盛与国家强盛、统治者开明的政策相关;南宋时期的社会变迁、国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