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20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 明( )
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4.《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云:“朝廷疑议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