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中高2014级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2015.4
命题人:赵增刚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8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2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 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2.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3. 《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
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
4. 右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5.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