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溪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自己的后代。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这是社会历史的倒退 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民 D.人民和铁犁
3、 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 )
A.甲同学为姬姓贵族 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D.丁同学做了平民,才能与人品俱佳
4、“先王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贵族内部权位的继承问题
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 (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6、“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叙述是正确的 ( )
A、重用了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省被中书省取代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削弱相权
7、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作用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