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名校政治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联合期末质量检测试卷)8.自2014年3月8日航空Mh370失联消息公开后,其消息就牵动着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许多祝福祈祷语在新浪、腾讯微博及许多论坛上出现。而7月17号马航飞机被导弹轰炸更是让网友叹息“为什么又是马航?愿逝者安息。”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力量 B.民族精神永不磨灭
C.爱好和平的美好品质 D.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山东莱芜一中高三1月考试政治试题)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遇难不惧、化危为安的“中国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
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山东莱芜一中高三1月考试政治试题)7.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安徽省黄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14.安徽方言类型多样,主要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吴语、徽语。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材料表明( )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
②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